个人感觉有效地验证的必要的,但过度的验证是次要的。但作为一个生信从业者,当文章投出去之后,总会遇到认为全世界的数据(包括原始数据)都供你可用的,任意挥霍的评审人。我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专家,因为它把一个次要的问题当作major concern,由此来否决你整个方法研究的科学性。
事实是,文章总能在由高到低的期刊列表的评审过程中发出去。真正付出的代价是研究者的时间。 这也是预印本为什么正在走向科学发表主流的根本原因,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了,专业化让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,但评审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快捷有效地提升文章的真正质量。实际上,大部分的审稿人可能并不具备评估某一篇文章的能力,邀请审稿大多数只是一种资历。
我比较痛恨当前科学研究赢者通吃的规则。eLife 等期刊的新理念或许是一个好的方向。更让我思考和困惑的是,如何不在所谓大树的阴凉下,有且做好独立创新,并能够追求内心倾向、自由探索的学术。
可能当前阶段,我的想法过于理想和幼稚。但如果我不想和尝试做做,我的人生也总归不会交到别人的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