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神昨天公众号吐槽他的海外优青没有上会,我深表遗憾。
我根据这几年逐步对学术界的了解和领会,分析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:
- 缺乏大子刊及以上的一作和通讯;
- 国内缺乏生物医学各种山头的硬的合作和关系;
- 纯生信基础设施的研究工作不被评审人认可,我自己申请国自然基金时就感觉生信工作如果扯不上“分子机制”就被认为不是“自然科学”;
- 基金本子没有突出优势,上会之前应该是有多个评审人基于不同的方面评估等级,所以很可能写的本子不对国内的“口味”。
国内的学术条件确实在越来越好,这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优秀的青年回国发展。 但目前国内长期不正常的学术土壤为祸尤烈,希望未来在政府的引导下、有识之士的建设下 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。学术是创新探索,也是资源的分配,希望以后资源能够更主动地分配 到不同领域的各个角落,而不是各大门派山头。